稀土抛光粉专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卧式混料机 江苏博鸿混合设备
在精密光学、半导体显示、电子元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稀土抛光粉凭借其优异的抛光性能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然而,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混合工艺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抛光粉的粒度分布、化学活性及最终抛光效果。江苏博鸿推出的钛材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为稀土抛光粉生产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
稀土抛光粉生产中的混合工艺挑战
稀土抛光粉的制备涉及多环节工艺,其中混合是关键步骤。以高铈系抛光粉为例,其原料通常包含氧化铈(CeO?含量≥98%)、氟化物添加剂及少量助剂。这些物料的密度、粒径差异显著,若混合不均,会导致抛光粉中活性成分分布失衡,进而影响抛光效率与表面光洁度。例如,未充分混合的抛光粉在研磨玻璃时,可能因局部CeO?浓度过高而划伤表面,或因氟化物不足而降低切削力。
传统混合设备如V型混合机或滚筒式混合机,存在混合死角、能耗高、物料分层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稀土抛光粉的生产需求。而锥形双螺旋混合机通过独特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对流、剪切、扩散、渗合的复合运动,可有效解决上述痛点。
速拨15995335588,领取设备报价与工艺方案!

江苏博鸿稀土抛光粉专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卧式混料机技术优势
1. 材质升级:耐腐蚀与纯净度的双重保障
江苏博鸿稀土抛光粉专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卧式混料机采用钛合金制造混合仓与螺旋叶片,其耐腐蚀性远超普通不锈钢,尤其适用于含氟化物、酸性或碱性物料的混合。例如,在制备含氟硅酸的稀土抛光粉时,钛材可避免设备腐蚀导致的金属离子污染,确保产品纯度符合半导体级标准。
2. 结构优化:无死角混合与高效排料
设备采用非对称双螺旋设计,螺旋叶片在公转与自转的复合运动下,推动物料沿锥体内壁螺旋上升,再向中心汇聚下落,形成立体循环。这种运动模式消除了传统设备的底部堆积问题,混合均匀度(CV值)可控制在3%以内。底部锥形设计配合气动排料阀,可实现99.5%以上的排料率,减少残留交叉污染。
3. 工艺适配性: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覆盖
设备支持干法与湿法混合工艺,可处理粒径范围0.1μm-200μm的物料。例如,在制备纳米级高铈抛光粉时,通过调节螺旋转速(5-60rpm)与混合时间(10-60分钟),可 控制颗粒团聚程度,获得D50=1.5μm、比表面积4m2/g的 产品。
江苏博鸿稀土抛光粉专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卧式混料机操作步骤与工艺控制要点
1. 开机前准备
设备检查:确认钛材混合仓无划痕或腐蚀,螺旋叶片紧固无松动,气动系统密封良好。
参数设定:根据物料特性设置螺旋转速(推荐值:干法混合20-40rpm,湿法混合10-25rpm)、混合时间(干法30-45分钟,湿法45-60分钟)及排料压力(0.6-0.8MPa)。
预混合处理:对密度差异大的物料(如氧化铈与氟化钠),可先进行5分钟低速预混合,再提升至目标转速。
2. 运行中监控
温度控制:通过夹套循环冷却水将混合温度维持在≤50℃,避免高温导致氟化物分解或颗粒团聚。
电流监测:实时观察电机电流波动(正常范围±5%),若电流骤升可能提示物料结块或设备卡阻。
取样检测:每批次混合至80%时间时,从排料口取样检测粒度分布与化学成分,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3. 停机与清洗
排料完全后:关闭螺旋电机,开启压缩空气吹扫残余物料。
CIP清洗:对湿法混合设备,采用pH=2的稀硝酸溶液循环清洗30分钟,去除氟化物残留,再用纯水冲洗至电导率≤10μS/cm。
维护保养技巧:
1. 日常维护
润滑管理:每运行200小时对减速机更换46#抗磨液压油,螺旋轴轴承每500小时加注2#锂基润滑脂。
密封件检查:每月检查气动排料阀密封圈,若发现裂纹或硬化需立即更换。
钛材表面保护:避免使用钢丝刷或含氯清洗剂,防止破坏钝化膜导致腐蚀。
2. 定期检修
螺旋叶片磨损检测:每运行2000小时用激光轮廓仪测量叶片厚度,若磨损量超过原尺寸的20%需更换。
传动系统校准:每年检测螺旋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误差≤0.1mm),避免振动加剧磨损。
钛材焊缝检测:每两年进行渗透检测,确保无微裂纹产生。
江苏博鸿稀土抛光粉专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卧式混料机,为稀土抛光粉行业提供了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其高效、稳定、低维护的特性,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